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伊人成人在线/www嫩草影院/在线国产精品一区

 400-888-888
行業動態

打通供應鏈打造共贏鏈——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觀察

  發表時間:2024-05-21

作為特斯拉首個海外工廠,上海超級工廠在中國國內零部件的本土化率達到95%,國內的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2023年生產電動汽車95萬輛,占特斯拉全球產業鏈的50%。

1991年進入中國的美國通用電氣醫療集團,CT設備在中國的供應商超過600家,國產化率超過70%,在中國的產量達到全球的50%……

“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也依賴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強大的配套能力和產業體系的完整性,所以才能有規模的、高質量的可持續性發展。”在5月13日舉行的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以下簡稱峰會)上,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說。

如何應對貿易逆流、保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這成為750余名來自國際組織、經濟機構、外國商協會和全球貿促機構負責人以及中外企業代表人共同關切和探討的話題之一。

“供應鏈破壞給我們上了深刻一課”

在參加2023年峰會時,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芙就談到了包括經濟、地緣政治、核環境等多重危機,以及全球舞臺上的通脹高企和不平等加劇的情形。“今年的情況并沒有改善。”羅塞芙說,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劇了國際形勢的惡化,也放大了一些國家“以鄰為壑”的政策做法和策略,包括脫鉤和去風險戰略,導致全球化更加不穩定和脆弱。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組數據顯示,發達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占比從2016年的62%下降到了2022年的58%。

“根據IMF的預估,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可能對全球GDP損失達到2.5%到7%。”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會長羅維堅認為,因為某種政治或安全的原因打亂了全球供應鏈的生態平衡,對于全世界人民都是損失。

新冠疫情之后,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在肯尼亞目睹了全球供應鏈被打亂后,經濟發展失去平衡、連帶很多人失業的情景。“國際經濟受到的沖擊,甚至可以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相比。供應鏈的破壞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這也使我意識到,全球宏觀經濟的信心恢復是多么重要。”

另一方面,令羅塞芙樂見的是,新興市場的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和金融增長中的聯系越來越深廣。“如‘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國際金融組織這些平臺,改變了商品服務和投資的方向,令全球價值鏈密度加深、資本流動倍增。”她說。

在羅塞芙看來,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表現為世界經濟增添了急需的穩定性。“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其他經濟體的產出平均增加0.3個百分點。”

“許多企業將中國視為非常重要的客戶,但更重要的是視為合作伙伴。”中國法國工商會會長賀明舉例說,近年來,法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額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22年為300億歐元,2023年法國對華出口大幅增長,涉及航空、農食產品、化妝品、醫藥產品、奢侈品、民用核電、技術創新、金融等多個領域。

“盡管仍然存在挑戰,我堅信今天的討論不僅將關注挑戰,也將關注機遇,我們必須保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開放和穩定,確保商品和服務,以互利的方式順暢流動,以及跨境投資的平等機會。”賀明說。

打造暢通開放、包容共贏的全球供應鏈

“供應鏈就像是經濟的血管系統,要想讓血液充分暢通,大家就要做出共同的努力,保持血管系統的充分循環,使全球經濟能夠健康發展。”任鴻斌打了個比方。

保持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復蘇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全球供應鏈必須是暢通開放、包容共贏的。

當前,一些企業難以融入全球供應鏈,提升了貿易的成本和復雜性。“有必要建立更加具有韌性的經濟,讓公民更好的獲益。”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說。

就在上周,清華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鋼鐵行業去碳化進行了討論。馮栢文表示,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進行協作,是企業和業界的共同愿望。“之間正在進行的一些項目合作為國際合作樹立了榜樣,例如生產綠色氫能和綠色鋼材。中國和澳大利亞在碳中和方面的合作充滿機會,中國有技術優勢、成本優勢,通過合作,能夠加速去碳化、加速碳中和的轉型。”

“數字供應鏈的可持續性也非常重要。”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朱利安提出,英國經濟支柱中的80%來自服務業、自由貿易以及開放的供應鏈。因此,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律所和保險公司來確保跨境交易。朱利安坦承,中英之間的合作具有很大挑戰,但現在很多英國企業的反饋都讓他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正能量,“現在很多企業不僅愿意支持在中國的英國企業,同時也支持國際化的中國企業,愿意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對英國經濟來說,也是很好的機遇。”

推動多邊主義重回世界舞臺中央

正如羅塞芙所說,脫鉤斷鏈會擾亂全球供應鏈,只有開放合作、加強包容性增長的合作才是出路。與會嘉賓不約而同地談到了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性。

“在英國,自由貿易是根植于我們血液之中的。對我來說,供應鏈和自由貿易是同義詞,我們需要鼓勵自由貿易。”朱利安略顯激動地說,250年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談到了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全球可以通過更好的分工來創造更多的財富。“我們創建了關貿總協定,后來發展成為世貿組織,呼吁創造公平開放的市場,但是目前面臨著一些挑戰。怎樣創造一個框架,讓這個體系更加包容、更加開放是很緊要的事情。”

“聯合國希望做的,就是未來重塑多邊主義,讓多邊主義機構重回我們的舞臺中央,幫助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需要政府、企業領導人和社會力量共同努力。”常啟德說,全球供應鏈遭到破壞后,全球各地一些企業破產,讓各國看到伙伴關系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拋開地緣政治來關注伙伴關系、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在這些領域都可以開展合作,我們需要攜手來應對氣候挑戰。”

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作為一個區域合作平臺,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實現零關稅,使得貿易可以更自由流動。“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產品的流動非常暢通,在整個RCEP成員國里面基本就像同一個地區,所以企業很容易融入新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羅維堅說,有東盟的基礎在前,RCEP的蛋糕更大,受益企業更多。

迅速發展的金磚國家為支撐多邊主義提供了堅實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七國集團成立時占全球GDP的62%。然而,以購買力衡量,金磚國家現在占全球GDP的31.5%,超過了七國集團現在的占比。”羅塞芙介紹,根據IMF的預測,到2028年金磚國家將占全球GDP的35%到40%。隨著重要能源出口國的加入,金磚國家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額將會更大。在金磚國家中,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引擎之一,2023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2%。

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和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得到在華外資企業和商協會高度評價。去年,中國舉辦了首屆鏈博會,為各方搭建了加強溝通、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國際化平臺,55個國家和地區,515個企業參展,15萬人來觀展,簽約達200億美元。任鴻斌表示,今年的鏈博會將在去年基礎上創新,促進全球各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緊密合作、穩定暢通,從而“打通供應鏈,打造共贏鏈”。